迭代器

在 STL 中,迭代器(Iterator)用来访问和检查 STL 容器中元素的对象,它的行为模式和指针类似,但是它封装了一些有效性检查,并且提供了统一的访问格式。类似的概念在其他很多高级语言中都存在,如 Python 的 __iter__ 函数,C# 的 IEnumerator

基础使用

迭代器听起来比较晦涩,其实迭代器本身可以看作一个数据指针。迭代器主要支持两个运算符:自增 (++) 和解引用(单目 * 运算符),其中自增用来移动迭代器,解引用可以获取或修改它指向的元素。

指向某个 STL 容器 container 中元素的迭代器的类型一般为 container::iterator

迭代器可以用来遍历容器,例如,下面两个 for 循环的效果是一样的:

1
2
3
4
5
6
7
8
vector<int> data(10);

for (int i = 0; i < data.size(); i++)
  cout << data[i] << endl;  // 使用下标访问元素

for (vector<int>::iterator iter = data.begin(); iter != data.end(); iter++)
  cout << *iter << endl;  // 使用迭代器访问元素
// 在C++11后可以使用 auto iter = data.begin() 来简化上述代码
auto 在竞赛中的使用

大部分选手都喜欢使用 auto 来代替繁琐的迭代器声明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,auto 需要 C++11 版本,而 NOI 系列比赛在评测时使用的是 C++98

NOI 官网上最新的 NOI 系列活动标准竞赛环境 明确了 C++ 编译器版本为 G++ 4.8.4,且编译指令为 g++ test.cpp -o test,并没有携带 --std=c++11 参数,而 gcc 从 6.0 版本起才将默认版本修改为 C++14。

因此,在比赛时使用 auto 时需要注意 CE 爆零的风险。

分类

在 STL 的定义中,迭代器根据其支持的操作依次分为以下几类:

  • InputIterator(输入迭代器):只要求支持拷贝、自增和解引访问。
  • OutputIterator(输出迭代器):只要求支持拷贝、自增和解引赋值。
  • ForwardIterator(向前迭代器):同时满足 InputIterator 和 OutputIterator 的要求。
  • BidirectionalIterator(双向迭代器):在 ForwardIterator 的基础上支持自减(即反向访问)。
  • RandomAccessIterator(随机访问迭代器):在 BidirectionalIterator 的基础上支持加减运算和比较运算(即随机访问)。
为什么输入迭代器叫输入迭代器?

“输入”指的是“可以从迭代器中获取输入”,而“输出”指的是“可以输出到迭代器”。

“输入”和“输出”的施动者是程序的其它部分,而不是迭代器自身。

其实这个“分类”并不互斥——一个“类别”是可以包含另一个“类别”的。例如,在要求使用向前迭代器的地方,同样可以使用双向迭代器。

不同的 STL 容器 支持的迭代器类型不同,在使用时需要留意。

指针满足随机访问迭代器的所有要求,可以当作随机访问迭代器使用。

相关函数

很多 STL 函数 都使用迭代器作为参数。

可以使用 std::advance(it, n) 获取迭代器 it 的增加 n 步的迭代器;若 n 为负数,则尝试获取迭代器的前驱,此时若迭代器不满足双向迭代器,行为未定义。

在 C++11 以后可以使用 std::next(it) 获取向前迭代器 it 的后继,std::next(it, n) 获取向前迭代器 it 的第 n 个后继。

在 C++11 以后可以使用 std::prev(it) 获取双向迭代器 it 的前驱,std::prev(it, n) 获取双向迭代器 it 的第 n 个前驱。

STL 容器 一般支持从一端或两端开始的访问,以及对 const 修饰符 的支持。例如容器的 begin() 函数可以获得指向容器第一个元素的迭代器,rbegin() 函数可以获得指向容器最后一个元素的反向迭代器,cbegin() 函数可以获得指向容器第一个元素的 const 迭代器,end() 函数可以获得指向容器尾端(“尾端”并不是最后一个元素,可以看作是最后一个元素的后继;“尾端”的前驱是容器里的最后一个元素,其本身不指向任何一个元素)的迭代器。
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