替罪羊树
替罪羊树 是一种依靠重构操作维持平衡的重量平衡树。替罪羊树会在插入、删除操作时,检测途经的节点,若发现失衡,则将以该节点为根的子树重构。
我们在此实现一个可重的权值平衡树。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| int cnt, // 树中元素总数
rt, // 根节点,初值为 0 代表空树
w[MAXN], // 点中的数据 / 权值
lc[MAXN], rc[MAXN], // 左右子树
wn[MAXN], // 本数据出现次数(为 0 代表已删除)
s[MAXN], // 以本节点为根的子树大小(每个节点记 1 次)
sz[MAXN], // 以本节点为根的子树大小(每个节点记 wn[k] 次)
sd[MAXN]; // 已删除节点不计的子树大小(每个节点记 1 次)
void Calc(int k) {
// 重新计算以 k 为根的子树大小
s[k] = s[lc[k]] + s[rc[k]] + 1;
sz[k] = sz[lc[k]] + sz[rc[k]] + wn[k];
sd[k] = sd[lc[k]] + sd[rc[k]] + (wn[k] != 0);
}
|
重构¶
首先,如前所述,我们需要判定一个节点是否应重构。为此我们引入一个比例常数
另外由于我们采用惰性删除(删除只使用 wn[k]--
),已删除节点过多也影响效率。因此若未被删除的子树大小占总大小的比例低于
1 2 3 4 5 | inline bool CanRbu(int k) {
// 判断节点 k 是否需要重构
return wn[k] && (alpha * s[k] <= (double)std::max(s[lc[k]], s[rc[k]]) ||
(double)sd[k] <= alpha * s[k]);
}
|
重构分为两个步骤——先中序遍历展开存入数组,再二分重建成树。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| void Rbu_Flatten(int& ldc, int k) {
// 中序遍历展开以 k 节点为根子树
if (!k) return;
Rbu_Flatten(ldc, lc[k]);
if (wn[k]) ldr[ldc++] = k;
// 若当前节点已删除则不保留
Rbu_Flatten(ldc, rc[k]);
}
int Rbu_Build(int l, int r) {
// 将 ldr[] 数组内 [l, r) 区间重建成树,返回根节点
int mid = l + r >> 1; // 选取中间为根使其平衡
if (l >= r) return 0;
lc[ldr[mid]] = Rbu_Build(l, mid);
rc[ldr[mid]] = Rbu_Build(mid + 1, r); // 建左右子树
Calc(ldr[mid]);
return ldr[mid];
}
void Rbu(int& k) {
// 重构节点 k 的全过程
int ldc = 0;
Rbu_Flatten(ldc, k);
k = Rbu_Build(0, ldc);
}
|
基本操作¶
几种操作的处理方式较为类似,都规定了 到达空结点 与 找到对应结点 的行为,之后按 小于向左、大于向右 的方式向下递归。
插入¶
插入时,到达空结点则新建节点,找到对应结点则 wn[k]++
。递归结束后,途经的节点可重构的要重构。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| void Ins(int& k, int p) {
// 在以 k 为根的子树内添加权值为 p 节点
if (!k) {
k = ++cnt;
if (!rt) rt = 1;
w[k] = p;
lc[k] = rc[k] = 0;
wn[k] = s[k] = sz[k] = sd[k] = 1;
} else {
if (w[k] == p)
wn[k]++;
else if (w[k] < p)
Ins(rc[k], p);
else
Ins(lc[k], p);
Calc(k);
if (CanRbu(k)) Rbu(k);
}
}
|
删除¶
惰性删除,到达空结点则忽略,找到对应结点则 wn[k]--
。递归结束后,可重构节点要重构。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| void Del(int& k, int p) {
// 从以 k 为根子树移除权值为 p 节点
if (!k)
return;
else {
if (w[k] == p) {
if (wn[k]) wn[k]--;
} else {
if (w[k] < p)
Del(rc[k], p);
else
Del(lc[k], p);
}
Calc(k);
if (CanRbu(k)) Rbu(k);
}
}
|
upper_bound¶
返回权值严格大于某值的最小名次。
到达空结点则返回 1,因为只有该子树左边的数均小于查找数才会递归至此。找到对应结点,则返回该节点所占据的最后一个名次 + 1。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| int MyUprBd(int k, int p) {
// 在以 k 为根子树中,大于 p 的最小数的名次
if (!k)
return 1;
else if (w[k] == p && wn[k])
return sz[lc[k]] + 1 + wn[k];
else if (p < w[k])
return MyUprBd(lc[k], p);
else
return sz[lc[k]] + wn[k] + MyUprBd(rc[k], p);
}
|
以下是反义函数,相当于采用 std::greater<>
比较,即返回权值严格小于某值的最大名次。查询一个数的排名可以用 MyUprGrt(rt, x) + 1
。
1 2 3 4 5 6 7 8 9 10 | int MyUprGrt(int k, int p) {
if (!k)
return 0;
else if (w[k] == p && wn[k])
return sz[lc[k]];
else if (w[k] < p)
return sz[lc[k]] + wn[k] + MyUprGrt(rc[k], p);
else
return MyUprGrt(lc[k], p);
}
|
at¶
给定名次,返回该名次上的权值。到达空结点说明无此名次,找到对应结点则返回其权值。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| int MyAt(int k, int p) {
// 以 k 为根的子树中,名次为 p 的权值
if (!k)
return 0;
else if (sz[lc[k]] < p && p <= sz[lc[k]] + wn[k])
return w[k];
else if (sz[lc[k]] + wn[k] < p)
return MyAt(rc[k], p - sz[lc[k]] - wn[k]);
else
return MyAt(lc[k], p);
}
|
前驱后继¶
以上两种功能结合即可。
1 2 | inline int MyPre(int k, int p) { return MyAt(k, MyUprGrt(k, p)); }
inline int MyPost(int k, int p) { return MyAt(k, MyUprBd(k, p)); }
|
build本页面最近更新:,更新历史
edit发现错误?想一起完善? 在 GitHub 上编辑此页!
people本页面贡献者:Ir1d, 0xis-cn
copyright本页面的全部内容在 CC BY-SA 4.0 和 SATA 协议之条款下提供,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