线段树套平衡树
常见用途¶
在算法竞赛中,我们有时需要维护多维度信息。在这种时候,我们经常需要树套树来记录信息。当需要维护前驱,后继,第
实现原理¶
我们以 二逼平衡树 为例,来解释实现原理。
关于树套树的构建,我们对于外层线段树正常建树,对于线段树上的某一个节点,建立一棵平衡树,包含该节点所覆盖的序列。具体操作时我们可以将序列元素一个个插入,每经过一个线段树节点,就将该元素加入到该节点的平衡树中。
操作一,求某区间中某值的排名:我们对于外层线段树正常操作,对于在某区间中的节点的平衡树,我们返回平衡树中比该值小的元素个数,合并区间时,我们将小的元素个数求和即可。最后将返回值
操作二,求某区间中排名为
操作三,将某个数替换为另外一个数:我们只要在所有包含某数的平衡树中删除某数,然后再插入另外一个数即可。外层依旧正常线段树操作。
操作四,求某区间中某值的前驱:我们对于外层线段树正常操作,对于在某区间中的节点的平衡树,我们返回某值在该平衡树中的前驱,线段树的区间结果合并时,我们取最大值即可。
空间复杂度¶
我们每个元素加入
时间复杂度¶
- 对于 1,3,4 操作,我们考虑我们在外层线段树上进行
O(\log{n}) O(\log{n}) O(\log^2{n}) - 对于 2 操作,多一个二分过程,为
O(\log^3{n})
经典例题¶
二逼平衡树 外层线段树,内层平衡树。
示例代码¶
平衡树部分代码请参考 Splay 等其他条目。
操作一: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| int vec_rank(int k, int l, int r, int x, int y, int t) {
if (x <= l && r <= y) {
return spy[k].chk_rank(t);
}
int mid = l + r >> 1;
int res = 0;
if (x <= mid) res += vec_rank(k << 1, l, mid, x, y, t);
if (y > mid) res += vec_rank(k << 1 | 1, mid + 1, r, x, y, t);
if (x <= mid && y > mid) res--;
return res;
}
|
操作二:
1 2 3 4 5 6 7 8 9 | int el = 0, er = 100000001, emid;
while (el != er) {
emid = el + er >> 1;
if (vec_rank(1, 1, n, tl, tr, emid) - 1 < tk)
el = emid + 1;
else
er = emid;
}
printf("%d\n", el - 1);
|
操作三:
1 2 3 4 5 6 7 8 9 | void vec_chg(int k, int l, int r, int loc, int x) {
int t = spy[k].find(dat[loc]);
spy[k].dele(t);
spy[k].insert(x);
if (l == r) return;
int mid = l + r >> 1;
if (loc <= mid) vec_chg(k << 1, l, mid, loc, x);
if (loc > mid) vec_chg(k << 1 | 1, mid + 1, r, loc, x);
}
|
操作四:
1 2 3 4 5 6 7 8 | int vec_front(int k, int l, int r, int x, int y, int t) {
if (x <= l && r <= y) return spy[k].chk_front(t);
int mid = l + r >> 1;
int res = 0;
if (x <= mid) res = max(res, vec_front(k << 1, l, mid, x, y, t));
if (y > mid) res = max(res, vec_front(k << 1 | 1, mid + 1, r, x, y, t));
return res;
}
|
相关算法¶
面对多维度信息的题目时,如果题目没有要求强制在线,我们还可以考虑 CDQ 分治,或者 整体二分 等分治算法,来避免使用高级数据结构,减少代码实现难度。
build本页面最近更新:,更新历史
edit发现错误?想一起完善? 在 GitHub 上编辑此页!
people本页面贡献者:Dev-jqe, HeRaNO, huaruoji
copyright本页面的全部内容在 CC BY-SA 4.0 和 SATA 协议之条款下提供,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